博狗体育在线_足球外围平台-购彩网官网推荐

图片

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博狗体育在线_足球外围平台-购彩网官网推荐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成果精粹|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来源:南通大学作者:龙臻、史小华发布:2022-05-12 13:29分享:

南通大学龙臻、史小华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江苏高校外语教育“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专项课题“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20WYKT021),课题组主要成员:徐托、边明江、张煜、姚晶晶、刘宇婷 。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领导以及日语专业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学习与培训是南通大学日语系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一环。从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日语系主任和专业负责人率先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一期“学科教学育人与课程思政”专题网络培训学习,并利用周三的集中学习时间,将学习内容传达给全系教师并分享学习心得。寒暑假是教师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大好时机,日语系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积极组织教师深化课程思政学习,致力于提升业务水平。2020年暑假组织教师参加外研社主办的课程思政学习培训及外教社主办的课程思政学习培训。2021年10月是南通大学开展课程思政主题活动月,日语系开展课程思政大探讨和交流,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深入发展。2021年11月24日至2021年11月26日,日语系全体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培训学时16学时,所有教师均获得培训合格证书。此外,日语系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校定期举办的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坊学习,工作坊结合高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实际需求,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通过大量案例详解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1)文献检索法。通过中国知网等期刊数据库收集整理与课程思政相关的文献资料,从而全面掌握博狗体育在线_足球外围平台-购彩网官网推荐:课程思政相关的既有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理论假设,从当前高校日语专业的教学实情出发,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

(2)问卷调查研究法。为了获得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真实反馈,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需求,设计调查问卷,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归纳。

(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省内外高校外语课程成功推行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案例,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并提出可借鉴及推广的科学措施。

本课题以高校日语专业教学为研究对象,立足日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各门课程教学中都应当融入思政元素,充分挖掘思政资源,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聚合力,助力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符合时代发展以及社会需求,是当前日语教育改革的必然走向。

课程思政是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应运而生的一个全新概念,一个新生事物。时代赋予教育新的要求,如何科学地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形成协同育人的教育新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走之路。高校日语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同样应当立足高度,将课程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日语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日语专业人才。本研究基于对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内涵的界定,阐释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之上深入考察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逻辑层次,以期构建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模式,不断推进高校日语专业的改革和创新。

  (一)厘清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时代发展催生的一个新词,一个全新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学界展开激烈的讨论与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所谓课程思政,简而言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实现课程育人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长期以来,思政课程一直是大学新生的必修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当育人的主导。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语序相反,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二者的课程理论差异很大,但内在要求相同。思政课程以思想教育为主,呈现课程的单一性,课程思政则是以课程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叠加形式呈现,表现出双重性,但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保同向同行。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至日语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在传授日语知识的同时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塑造学生应有的三观,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合力效应,实现日语课程育人的教育模式。日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课程思政的主导与实施者,在不断加强自身教研业务学习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的培养,勇于担当,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二)指出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其一、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要做到门门有思政,各门课程都应当融入思政的元素,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合力效应。高校日语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高校日语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求熟练掌握日语应用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正因如此,日语教育工作者应当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到位,深入挖掘思政资源,认真设计教学课件,力求在每一节专业课堂教学中实现课程育人、全程育人的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社会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其二、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要求

文化是国家民族之魂、文明之基、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二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前者是后者的前提与基础,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延伸与最高形态。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必然要求,而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则是专业教师必须思考和科学实施的重要课题。要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必定要求学生对中国文化有着系统而理性的认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化尤其是东亚日本国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从日本文字中便可窥一斑。高校日语教师在专业授课过程中,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对中日文化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比较,充分强调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帮助日语专业学生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意识。

其三、全面提升高校日语教师综合素养的要求

课程思政是一种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育人模式,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新要求。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在整个建设环节中处于主导地位。从本质上而言,教师综合素养的高度决定了育人的效果。因此,在日语专业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对日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语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深入挖掘思政资源,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思政教育有机地嵌入课堂教学,润物细无声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根本上实现课程育人的教育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日语专业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宽广的专业视野,扎实、全面的专业素养,同时需要具备很高的品德素养。通过大力推行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促进日语教师思想意识的更新以及既有陈旧观念的转变,促进日语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全面提升高校日语教师的综合素养。

  (三)构建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逻辑层次

   本研究将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以四个年级四个层次的研究分析为主线,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分层对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信意识、文化互信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四个层次,层层推进,只有学生首先有文化自觉,才会有文化上的自信。只有学生有文化层面的互信,才能充分理解双方文化,才能进而为将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扎实基础。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通过专业课程教学+思政融入的二重聚合,形成合力效应,实现全程育人的有机联动,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重专业,轻思政”的诸多弊端。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符合时代发展的特征,符合外语教育改革的一般规律,可以有力地推进日语专业教学改革走向纵深化,通过课程的四维育人实现学生专业素养与道德素养的同向同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拓宽了思政教育的思路,为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