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狗体育在线_足球外围平台-购彩网官网推荐

图片

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博狗体育在线_足球外围平台-购彩网官网推荐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成果精粹|数学专业分析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研究

来源:南通大学作者:王林峰、薛莲发布:2022-05-12 17:03分享:

南通大学王林峰、薛莲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江苏高校“大学素质教育与数字化课程建设”专项课题“数学专业分析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研究”(课题编号:2020JDKT005),课题组主要成员:周美玲、丁卫、江山 。


       本课题从数学专业分析类课程的内在联系、课程思政对教师的要求、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改革、课程内容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以及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的建立等几个维度,全面探讨数学专业分析类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而行的协同育人机制,积极进行“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及探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本课题在“大思政”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了数学分析类课程群“一个中心、两线并行、三位一体、四维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一、学生为中心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未来祖国发展、时代需求、社会进步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摇篮,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核心理念,着力培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道德修养、人文素养、艺术修养和终身学习意识的人才。本课题以学生为中心,践行多元化、立体式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动能与家国情怀,点燃学生的激情与梦想,强化意识与能力的形成。坚持“基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教育”(OBE)理念,以学生的获得感为检验标准,在数学分析类课程大纲中进一步明确思政元素和德育要素,并将其作为课程目标的一部分,用以支撑数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反之以此标准优化课程内容,完善课程教学标准,优化质量监控体系。

       南通大学理学院数学专业将分析类课程群融入思政元素研究引入课堂教学,一年多来受到了很好的效果。20221月,我们对南通大学理学院分析类课程对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支撑情况做了分析,其中《数学分析(三)》、《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等分析类课程对学科素养的支撑达成度分别为0.8290.7850.7950.807,比上一年度有很大的提高,这充分说明课程思政的融入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专业知识、思政教育两线并行

       深入挖掘数学分析类课程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素材库,丰富教学内容案例,增加政治、文化、历史等内容,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增加真人真事案例,宣传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加中西方文化客观比较内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教师是思政教育的引导者,课程思政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自觉去实现课程,以微言大义的方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合进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对专任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优化了教师课程思政培训制度,建立了协同备课制度,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进行了研讨,在日常教学中重视自身言行规范,不断强化育人意识,提升育人能力,将思政教育的核心思想融入课程教学细节中。

       团队成员感受到,融入了思政元素的专业课堂变得比以前活泼很多,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尝试探究”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组织讨论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也让自己在备课、授课过程中,看见了不一样的风景。

       团队成员结合数学史,带同学们领略中国古代数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敢于批判的精神,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结合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发现、发展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数学思维方法,教育学生要有科学探索、勇于钻研的奋进精神;从微积分基本公式入手,教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的方法——矛盾分析法,培养学生数学情感和科学探索精神,激励学生勇于创新;讲解极值时,不仅教会学生求函数的极值点与极值,还让学生感悟人生中的数学思想,教导学生用运动的观点看待问题,跌入低谷不气馁、伫立高峰不张扬;结合“高斯公式”,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让学生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学会发散思维,并培养学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以书画赝品鉴定引入“一阶线性微分方程”,让学生学习从数学角度理性看问题、辨真伪、明是非,培养学生不盲从于书本和老师、敢于质疑的求真创新意识。团队成员课程思政示范课多次被南通日报、通大新闻等媒体报道。

三、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

       人才培养目标中要求毕业生系统掌握通识教育及学科专业知识,研究动态及创新方向;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道德修养、人文素养、艺术修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等,因此,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重视课程理论知识传授、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增加体现价值塑造的课程思政内容,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担当、有用的人才。

       课程思政是个需要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工程,团队成员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融合来进行积累,实现了数学分析类课程思政目标。悟出思政要义、探出思政门道的老师们,再也不担心被外人说“不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积极探索,既专心育才,又用心育人。

       团队成员江山教授说,过去人们总提倡“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但在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大课”面前,利用专业课堂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浸润,有时更易于入脑入心,为学生所喜爱和接受。他拿自己举例:“我已结束学生生涯近20年,至今记忆深刻的不是师长的某节课堂或某个知识点讲解,而是师长说的那些跳脱专业知识之外的感悟类‘金句’或名言警句。”为了让他的《数学分析》课堂听上去更有活力,他借“条件极值”的应用为学生讲到了疫情下的规则与遵守;借“上限下限”的概念背起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相关知识点跟同学们分享谷爱凌如何成长为“六边形战士”。

       20级吴同学在评价薛莲老师的课堂时,不单纯评价课堂本身,而是用了这样的语句:“微积分是牛顿与莱布尼茨共同谱写的诗歌”,“一个个公式让我体味到了前人的智慧和努力,真切感悟到数学的神奇与伟大。”

四、课堂教学四维育人

       多维度多载体学习,让课程持续树人育人。在信息化背景下,利用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在思想价值引领下,完善数学分析类课程在线课程、课程公众号等,设计构建数学分析类课程的“四维”课程育人模式。“四维”是指课程教学的四个维度,即基于在线课程的线上自主学习、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下合作学习、基于课程公众号等的拓展学习以及基于实践项目的体验学习,形成立体化、全方位、全互动的学习环境,以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迁移学习等多样化学习方式。

       团队成员以课程思政大讨论、粉笔字板书设计、示范课观摩、第二课堂、优秀案例等为具体活动内容,充分运用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团队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等手段,有效将思政之“盐”融课程之“汤”,充分发挥了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推进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团队培养了一批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分析类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提炼了一系列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2021年,团队成员建设的《高等数学》课程被评为首批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近两年团队成员先后获得南通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教学改革课题,发表教研论文若干篇;薛莲、徐相进两位老师同时获得江苏省第七届高校数学基础课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暨首届全国大学数学课程思政邀请赛一等奖。

       团队将在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植根于三尺讲台,耕耘于一方教室,践行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