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精粹|文化自信理念与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有机融合研究
博狗体育在线_足球外围平台-购彩网官网推荐孙海燕、赵雪琴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江苏高校外语教育“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专项课题“文化自信理念与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有机融合研究”(课题编号:2020WYKT003),课题组主要成员:池洁、戚利萍、宦文艳、张明新、许明、焦保清 。
本课题旨在通过重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尝试评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等,探究如何将文化自信理念有机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促使课程在提升学生母语文化的英文表达能力的同时,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建构大学生的母语文化身份,以此构建课程育人格局,发挥课程育人功能。
1. 因时因势,重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重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根据学生能力实施分层次教学,发展个性化教学,构建“基础+进阶+拓展”三层次、分模块、递进式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基础阶段开设《通用英语》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融语言与文化知识传授为一体,以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重视教书,不忘育人。进阶阶段开设《专用英语》课程。坚持“通专融合”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技能提升+专门用途+跨文化交际”三大模块,对标学校“学术深造型、就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有机融入课程思政理念与内容,提升课程创新性与挑战度,推进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多元化发展。
拓展阶段构建“公共选修课+副修双学位+实践课程”三大板块,在实现英语学习不断线的同时,满足高阶英语学习需求。副修双学位课程依托和利用专业,实施专业+英语方案,培养复合型、实用型、能力型、素质型人才。实践课程突出学用结合,包含听说、演讲、辩论、写作、阅读、口译、跨文化能力等模块,集教学、科研和竞赛指导于一体。
2. 创新教学评估理念,建立线性、多元评价机制
改革后的《大学英语》课程建立线性、多元评价机制。线性评估融合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并详细记录教与学的动态过程,从发展的视角对教与学做全面动态考察。
课程总成绩由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其中,形成性评价(含诊断性评价)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含课堂表现及参与度、课后作业完成及质量等进行考评;第二部分为网络自主学习;第三部分是期中学业测试;第四部分为期末口语测试。期末统考重点考察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及课程学习情况,为终结性评价提供依据。
3.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估初探
课程思政建设是系统工程,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是推动课程思政持续改进、螺旋上升的重要手段,缺乏完善的评估体系已经成为制约课程思政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课程思政涵盖教师、教材、课程、专业、质量评价、学生、保障机制等教学要素,建设成效评价应是多维度、多层次、系统化的。本课题聚焦课程维度,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测试、学生访谈等手段,尝试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估等角度,探索文化自信理念有机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效路径。
以本校2020级部分新生为研究对象,从英语成绩较好的班级中随机选取10个教学班级,被试学生英语水平较为接近。实验伊始,10个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个班级,人数分别为178人和175人。实验组实施显性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课外任务包含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翻译、进行主题汇报等。对照组按原教学计划授课,不刻意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
实验组共178人参与前后测。前后测聚焦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知识的考核,之后在实验组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观点,把握其价值观取向,评估课程思政在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中的影响,探索显性或隐性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有无显性效果。
前测回收有效测试卷173份;后测回收有效测试卷174份。对照组共175人,前测回收有效测试卷170份;后测回收有效测试卷169份。在R中使用线性混合模型分别对三个题目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如下:
表1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测试结果
| Value | Std.Error | DF | t-value | p-value |
(intercept) | 0.4811255 | 0.01414859 | 342 | 34.00520 | 0.0000 |
test Pre | 0.0051567 | 0.02003802 | 340 | 0.25735 | 0.7971 |
group B | 0.0085915 | 0.02015657 | 340 | 0.42624 | 0.6702 |
test Pre:group B | 0.0110719 | 0.02850473 | 340 | 0.38842 | 0.6979 |
表1显示前测与后测中,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测试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前后测与实验组对照组之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P>0.05)。进一步进行事后检验,结果如下:
表2:实验组对照组的前后测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测试对比
model term | group | df1 | df2 | F.ratio | p.value |
test | A | 1 | 340 | 0.066 | 0.7971 |
test | B | 1 | 340 | 0.641 | 0.4240 |
表3:前后测的实验组对照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测试对比
model term | test | df1 | df2 | F.ratio | p.value |
group | Post | 1 | 340 | 0.182 | 0.6702 |
group | Pre | 1 | 340 | 0.952 | 0.3300 |
注:A: 实验组,B:对照组,Pre: 前测,Post: 后测
表2、表3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后测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两表结果得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水平相近,实验组学生在一学期的学习后,实验组在传统文化翻译的表现并没有显著变化。
表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测试结果
| Value | Std.Error | DF | t-value | p-value |
(intercept) | 0.9822192 | 0.01979030 | 342 | 49.63135 | 0.000 |
test Pre | -0.3645539 | 0.02745067 | 340 | -13.28033 | <.0001 |
group B | -0.3929502 | 0.02819382 | 340 | -13.93746 | <.0001 |
test Pre:group B | 0.3583937 | 0.03905173 | 340 | 9.17741 | <.0001 |
表4显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测试结果前测与后测有显著性差异(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同时前后测与实验组对照组之间的交互效应显著(P<0.001)。检验结果如下:
表5:实验组对照组的前后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测试结果对比
model term | group | df1 | df2 | F.ratio | p.value |
test | A | 1 | 340 | 176.367 | <.0001 |
test | B | 1 | 340 | 0.049 | 0.8246 |
表6:前后测的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测试结果对比
model term | test | df1 | df2 | F.ratio | p.value |
group | Post | 1 | 340 | 194.253 | <.0001 |
group | Pre | 1 | 340 | 1.502 | 0.2211 |
表5显示实验组的前后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照组的前后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6显示前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后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综合表5表6的结果得出实验组学生进行一学期相关知识学习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的把握程度有明显提升。
表7: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关成语测试结果
| Value | Std.Error | DF | t-value | p-value |
(intercept) | 0.9805097 | 0.02080472 | 342 | 47.12920 | 0.0000 |
test Pre | -0.0116706 | 0.02946480 | 340 | -0.39609 | 0.6923 |
group B | -0.0283582 | 0.02963914 | 340 | -0.95678 | 0.3394 |
test Pre:group B | 0.0066165 | 0.04191464 | 340 | 0.15786 | 0.8747 |
表7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前后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成语测试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前后测与实验组对照组之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P>0.05)。事后检验结果如下:
表8: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中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关成语测试结果对比
model term | group | df1 | df2 | F.ratio | p.value |
test | A | 1 | 340 | 0.157 | 0.6923 |
test | B | 1 | 340 | 0.029 | 0.8655 |
表9:前后测的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关成语测试结果对比
model term | test | df1 | df2 | F.ratio | p.value |
group | Post | 1 | 340 | 0.915 | 0.3394 |
group | Pre | 1 | 340 | 0.538 | 0.4637 |
表8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前后测中的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9显示前后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表8表9结果得出:虽然经过一学期相关知识的学习,实验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成语测试的表现无显著变化。
综合统计结果,结合学生访谈,可以得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面广,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并使其产生显性育人效果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是通过中华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的输入,加深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感悟,增强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为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显性育人实效,有待于聚焦育人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深度挖掘教材及教学内容中的思政育人元素,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积累、中西方文化的批判性思考等,以期产生思想上内化,并由此外化显性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