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职专业认证试点工作会议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召开
2021年3月12日上午,江苏省高职专业认证试点工作会议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宣告了江苏正式启动省域内的高职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省教育厅有关处室同志,省高教学会领导,江苏省电子信息行指委成员,来自33所高职院校的代表等5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聚焦高职专业认证,设有领导讲话、专家报告、课题签约、标准初稿说明和案例分享等多个议程。
一、明确江苏先行先试高职专业认证的共同目标。
专业认证是对高校专业教学质量的定期认证活动,高职专业认证是新生事物。与会代表们从四个维度深化认识江苏高职专业认证试点的必要性。第一,办学理念维度。高度认同“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应将之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如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已将专业认证纳入本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一些校领导将专业认证作为“一把手”工程;第二,认证效果维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发展的主题词。在专业为王的时代,一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实情禁不起内涵考核。有代表反映过去单兵作战、自主推动专业建设的效果差强人意。凡亲历或参与过专业认证的代表都一致认为:专业认证是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抓手;第三,社会认可维度。回顾中国本科教育专业认证历史,从教育界内外认可、国际实质等效的维度充分肯定了专业认证的社会性意义;第四,内涵特色维度。结合本科专业认证达成的5项共识——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赋以职业教育特色和江苏地方特点的新内涵,如我省高职院校专业与城市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会上,有12位高职院校校领导当场表态要参与今后的专业认证试点。
二、明晰多方参与、由点到面的认证范式与路径。
参考国际各类专业认证的先进经验和规范,借鉴我国本科领域开展的专业认证本土特色,高职专业认证应坚持办学利益相关主体的共同参与:其一是政府部门。根据《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职成〔2020〕7号),政府在高职专业认证中发挥领导主体作用,政府颁布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和办学规范等是认证标准的基准线,如《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我省教育厅职教处领导全省高职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我省教育评估院进行业务指导。其二是高校部门。高校发挥责任主体作用。全省高职院校都可自由自愿加入高职专业认证。其三是行业组织。第三方社会组织发挥评价主体作用,依据标准、独立开展定期的专业质量评价。学会牵头组织成立专门的专业认证机构——江苏省高职专业认证委员会。认证委员会拟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省教育评估院领导、学会领导、省行指委主任(副主任)委员、资深专家等组成,秘书长由李振陆担任。根据职业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开门办学特点,在实施专业认证时,专家组需有相关行业企业专家。
总结本科教育专业认证近20年的探索历程,有两个规律可循:(1)卓越专业发挥头雁作用,形成同类专业的雁阵模式。当前试点工作先在我省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进行探索。(2)认证的步子迈得都不大。我省试点以“小步慢跑”为节奏,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首批覆盖我省2所高校,待到实施效果好再逐步分专业分批次滚动拓展。学会欢迎一批院校在自身熟稔的专业领域内先行探索,如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将探索建设经管类专业的认证标准;试点过程中广开门路,欢迎社会各界的监督、批评和建议。
三、修订优化江苏高职专业认证试点的标准与程序。
标准是专业认证工作开展的依据,界定了认证考察的对象与范围。与会代表就《江苏省高职专业认证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修改意见:1.标准要可量化、操作性强,不能面面俱到、过于理想化和完美化;2.秉承拿来主义,正确处理好与国际、国内成熟专业认证范式的关系;3.彰显中国高职教育的特色,增加如立德树人、思政、美育、劳动教育等新型元素;4.立足江苏地方,融入时代特征,体现院校办学特色,形成江苏特色的认证体系;5.丰富与《标准》匹配的概念解读、内涵界定、操作手册等,增强《标准》的可执行度;6.体例格式、文本形式等,不赘述。与标准相配合的认证程序,要设计合理、能够在院校日程教学工作常态中完成认证,不给学校、老师和学生增加负担,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